关于本系 

设系目的及沿革:

本系成立于民国44年,民国59年成立研究所硕士班,民国78年成立博士班。相对于早期大陆文化的动荡,有感于中国文化命脉传承延续并加以发扬的重要意义,先辈在大陆海之东成立东海大学,成为早期台湾仅有的两所大学之一。东海大学首先创立中国文学系,有再聚人才,承接真正的中国文化并有所开创的深意。创系以来名师云集,多为台湾最顶尖之师资,如:徐复观、牟宗三、梁容若、孙克宽、高葆光、萧继宗、鲁实先、方师铎、李田意、周法高、江举谦、龙宇纯、戴君仁、李孝定、孔德成等先后在此授课,造就下一代优秀学者及社会人材,散见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文化工作岗位。东海中文系在中台湾以具文化素养、学风朴实浓厚见称。 
为配合政府之大学推广教育政策,提升中国文学学术水平,平衡地区学术发展,鼓励国中小学教师及社会人士在职进修,90学年度开设「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提供更为广阔的修学途径。

 

 

 

教育目标:

本系鼓励在尊重专业,百花齐放的自由学习氛围下培训学生。老师的敬业教学与主动无私的辅导同学,更是本系成长的重要因素。本系的必修科目,要求同学具备中文系必备的素养,选修科目,则就「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与创作」、「语言文字」、「思想」四大学群按部就班,有系统而又互补的方式提供同学选读。本系训练学生学术成长理念:

  1. 古今并重,以古开今
  2. 中西兼顾,重视创作
  3. 原典阅读,循序渐进
  4. 关怀文化,注重乡土

透过以上的训练方式,培育朴实有自信、具理想的东海中文人。

 

教育目标:
博硕士班:培育中國語言文學研究與教學之專業人才
大学部:培育中國語文專業與人文關懷之能力

 

 

 

 

学生核心能力:

博硕士班 
(1)具備中國古今文獻之分析與解讀之能力。 
(2)具備中國語文、文學及文化獨立研究之能力。 
(3)具備國際漢學研究及批判之能力。


碩士專班: 
(1)具備中國古今文獻之分析與解讀之能力。 
(2)具備中國文學教學與研究之能力。 
(3)具備文化素養與語文應用之能力。


大学部 
(1)具備中國文學審美與認知之能力。 
(2)具備語文表達與思辨分析之能力。 
(3)具備人文素養與文化關懷之能力。

 

 

特色:

(一)均衡发展的四大学群: 本系依教师专长及未来发展方向,设立「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语言文字」、「思想」四大研究群组,负责规划推动学术活动,以促进系内外的学术发展。本系在教学强调文学素养与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奠定继续深造之基础。课程设计以传统文学结构为主线。各种课程兼容并包,完整中具特色、平稳中见真淳。 

(二)完整的大学教育: 学士班在四大学群中除古典、现代文学课程并重外,为配合学术思潮及兼顾学生未来就业之准备,另开设台湾文学、原住民文学、西洋文学理论、西洋文学导读、女性文学、俗文学、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园林文学与美学、儿童文学、古典戏曲与当代剧场、应用文、实用中文写作、创意写作、创作实务、新闻编采等课程辅佐。另一目标则为继续深造同学,在开设中文系基础训练的读书指导、文学史、诗选、词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课程上增设进阶课程,加上各种专书选读,期能兼顾升学与就业两大目标。同学依据以上四大学群课程,循序渐进,并就兴趣与需求交错选读,确立全面而完整的中文基础教育。 

(三)严谨的学术训练: 研究所以培养中国传统、近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化为主,包含语言文字、思想、台湾文化方面之高级研究人材为目的,特别注重研究生学术基础及研究方法的训练。课程方面,为加强研究生语文能力,除硕士班以「高级英文」,博士班以「非英文之第二外国语文」为必修语文课程外,另开授多种选修课程,以古典文学、文学史与小学等之专题研究为重点。在稳健的训练下,复开授特别的重点课程,足与他校中文系有所区隔,作为本系的课程特色,如: 
文学理论、中晚唐诗、清诗、文学创作、台湾诗、儿童文学、小说专题、甲骨学、金文、语言认知、隐喻理论、佛学、魏晋玄学等课程。 

(四)整合的文史哲课程: 博士班除与硕士班共同选修课程外,更配合博士生研究需要,开设独立专修课程。自99學年度起為厚实研究生跨领域研究基础,开拓「文、史、哲」融合之视野,開始辦理「文史哲三系研究生論文聯合發表會」。 

(五)积极延揽优秀学人: 为提升学术研究风气,本系除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做学术专题演讲外,并建立讲座教授、客座教授、短期访问学者及杰出校友短期讲学等讲授计划,藉此开拓学术宏观的视野,提升师生在各领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六)持续举办学术会议: 每年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及本系每月专任教师论文发表会,其中学术研讨会「中华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系列」已举办二十四届,会议论文集均委由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 

(七)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 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除每年与中部各大学中文研究所合办「中部地区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外,95学年度起更扩及全国文学系研究生,与国立台湾大学、东吴大学等校合办「有凤初鸣-汉学多元化领域之探索全国研究生论文讨论会」。 

(八)定期出版学术刊物: 每年出版《东海中文学报》,除提供系上教师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园地,并对外公开征求稿件,建立完整公正之审查制度。

 

 

 

 

 

 

 

 

 

 

 

教师简介:

 

榮譽教授

 

◆ 周芬伶 榮譽教授 cfl202000@yahoo.com.tw
最高学历:东海大学文学硕士
专长领域:现代散文、现代小说、文学批评与美学
 

专任教师

 

◆ 高禎臨 副教授兼系主任 chenlin@thu.edu.tw
最高学历:东海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典戲曲、當代戲曲、戲曲批評理論
 

◆ 林香伶 教授 hllin@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南社研究、近代文学、古典诗歌侠义文学、实用文书
 

◆ 周玟慧 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chouwhg@go.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语言学、声韵学、汉语语法学、修辞学
 

◆ 朱衣仙 教授 ihchu@thu.edu.tw
最高学历:輔仁大學比較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园林文学与美学、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跨艺术研究、比较文学
 

◆ 李佳莲 教授 megumilee@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典词曲、俗文学、华语文教学
 

◆ 阮美慧 副教授 mhjuan@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成功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现代文学、台湾文学
 

◆ 黄继立 副教授 hlchung@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宋明思想、儒家思想、身体哲学、中国文学理论
 

◆ 陈庆元 副教授 cyc0904@thu.edu.tw 
最高学历:东海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魏晋思想、现代文学
 

◆ 郭章裕 副教授 kaku6976@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典文艺批评、文心雕龙、赋学
 

◆ 钟晓峰 副教授 feng06375@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东华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唐代文学、宋诗、古典诗学
 

◆ 刘淑贞 副教授 sjliu@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现代文学、现代小说研究、电影影像批评 、马华文学
 

◆ 李忠达 副教授 budistdada@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宋明理学、禅宗、周易、内丹
 

◆ 谢文华 助理教授 huasan@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中正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典小说、文献版本考证、明代通俗文学、明人序跋
 

◆ 林余佐 助理教授 deaqui108@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清华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现代汉诗、台湾现代文学
 

◆ 谢博霖 助理教授 caiphous@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文字学、西周金文、西周史
 

兼任教师

 

◆ 刘荣贤 教授 jhliu@thu.edu.tw 
最高学历:东海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中国思想史、先秦道家
 

◆ 朱岐祥 教授 kichu@thu.edu.tw
最高学历: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专长领域:文字学、甲骨学、金文学、王国维研究、史记
 

◆ 陈筱琪 副教授 hcchen@thu.edu.tw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语言学
 

◆ 李皇谊 助理教授 huangyi@thu.edu.tw 
最高学历:东海大学文学博士 
专长领域:古典文学、现代诗、电影文学
 

 

 

 

发展方向:

以培养学术工作者为宗旨,依现状平衡发展和维持传统外,将视学术界与社会的需要,加强文学研究之比重,其中又拟以中国文学的基础学术研究、古今作家研究、文类研究与文学批评为发展之重点。

  1. 鼓励老师在学术与教学上争取更好的成绩。
  2. 延揽国内外优秀人才,强化师资阵容。
  3. 积极推动两岸及国际学术交流。
  4. 鼓励邻近地区中学教师及文化工作者带职进修,并尝试与小区、中科合作,加强 文化推广的工作。
  5. 成为中台湾最好的中文系所。

 

 

 

学生出路:

  1. 学术研究人员
  2. 大学校院教师、中小学教师、华语教师
  3. 公职人员
  4. 文学创作者、专业作家
  5. 报刊、杂志、出版社编辑
  6. 广告公司、传播公司文案企画设计
  7. 一般企业秘书、行政人员 
    以上范畴皆能与本系之专业训练学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