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 計畫名稱 計畫內容摘要 計畫主持教師姓名 合作廠商或機構名稱 起迄年月 計畫經費
106 失眠.美女.聲樂──漢魏六朝「神女」與「閑邪」類型辭賦中的抒情意象研究

漢魏六朝時「神女」與「閑邪」辭賦紛呈,至今能全其貌者雖不多,但仍足以窺見其旨趣與情節;如兩者內容皆與男女情愛密切相關,旨趣向來也被認為意在諷戒女色。唯敘述模式略有差異,前者男子偶遇神女,雙方雖互有情意但因人神道殊被迫分離,最後神女憑空消失,令男子惆悵失落。後者則開篇極寫某一美女之豔麗,令男子極其動心,但礙於道德禮教不敢貿然追求,經過劇烈的痛苦煎熬,最終仍決意遏止情欲靜定其心,成就了自我之道德操守。 兩類辭賦篇章,都表達出了男性對於美女的傾慕、盼望愛情的殷切,及失戀的痛苦;還可更進一步,發現之中反覆出現某些意象與抒情方式。如男性因思念焦慮總在夜裡失眠不寐,於是徘徊庭院或戶外的舉動;又描繪女性之美時,賦家常以自然景物相互擬喻;以及在篇末雙方即將別離或已經別離後,會出現黯然神傷的男性或女性以歌唱、鳴奏樂器之類的樂聲傳達情緒。這些意象與情節,既能抒情,也推演著辭賦的敘事節奏。 本計畫即擬就辭賦中,「失眠意象與夜遊情景」、「自然意象與女性之美」、「聲樂意象與情意傳達」三個議題加以探究,分析上述三種意象與情節背後,有何深厚文化底蘊,以致在漢魏六朝此二類辭賦作品中反覆被運用,形成特定的抒情方式。

郭章裕 科技部 2017-06-01~2018-05-31 新台幣381,000元
106 中古果假二攝合流的漢語史意義

本計畫將研究漢語語音史中古後期至近代音果、假二攝的合流與構擬問題,並探討果、假兩攝合流現象所牽涉的唐、宋、元韻文,中古後期傳世韻圖,與相關漢語方言之間的元音演變。 宋元等韻圖合併「果、假」攝為一圖,但中古晚期的傳世韻書幾乎沒有平行現象,現代漢語方言絕大多數也是果、假分立,讀音很少相混,這使人疑心當時果、假二攝被合為一圖背後的語音特徵。 根據馮蒸(1989)的研究,唐宋詩詞果攝字與假攝字通押,而宋元南戲與宋元韻圖則是假攝字混入果攝字,這兩種押韻模式正巧相反。我們認為,上述相反的押韻行為,正是因為中古漢語北方官話與南方的吳語方言音變模式不同使然。 官話歌韻字與麻韻字的對比由*:*a轉變為o:a,元音結構的轉變,使中古早期多數人可以區分的前後-a對立變得不易區分,以致中古後期果攝字混入假攝字押韻。吳方言的變化則是起於元音大規模「鏈移」,當中假攝字*a>o,因此使得假攝字混入果攝字押韻。 語音的演變是「詞彙擴散式」,需經歷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能擴及到所有詞彙。唐宋詩詞、宋元南戲,宋元等韻圖中所顯示的果假合流跡象,正好是音變過程中新舊讀音尚未確立的中間階段。音變完成後,不論是官話或南方吳方言,果攝與假攝的讀音涇渭分明,皆不再相混。 關鍵字:等韻圖、漢語史、中古漢語、吳方言、元音鏈移、語音變化

陳筱琪 科技部 2017-02-01~2018-04-30 新台幣614,000元
106 唐宋「詩窮論」之詩學意涵及理論建構

自先秦以來,就有「君子固窮」、「憂道不憂貧」之說,逐漸內化成士大夫的道德典範與人格理想。唐人開始追問為何詩人文士命運多坎坷且窮困,有詩能窮人的表述。至歐陽修提出「非詩能窮人,殆窮而後工」之說,正式形成詩、詩人、工、窮之間的多層次關係,不僅深化了唐人的看法,更引起宋人熱烈的討論。宋人對此論題多有所回應與表述,形成獨具特色的論述範疇。本計畫在學界已有的成果基礎上,將此論題顯題化為「詩窮」論。從唐代到南宋,「詩窮論」有其不同的理論關懷與表述,每一論點也有其內在的詩學脈絡與歷史語境,涉及創作論、文體論、詩人論的相互辯證,也涉及創作主體與社會文化、詩歌本質與生命實踐的互動對話。 在「詩窮論」之理論建構方面,本計畫得出的成果:一、唐人主流理論是「詩能窮人」,強調詩人多窮的現象主要來自於不可掌握的客觀限制,諸如天命與政治環境,並表現出對「窮」的被動接受。到宋代之後,則發展出「窮而後工」說、「詩能達人」說、「窮而不悔」說。二、到宋代,關注焦點轉移至作品之「工」、詩人如何處窮,北宋詩人對「窮」更出現多元而開放的態度。三、南宋對詩人之窮的現象,出現積極而正向的解讀,並由此發展出與宋代詩學相應的詩學理論,強調窮而不怨的創作精神,甚至把窮視為評論詩、評價詩人的準則之一。這是唐宋「詩窮論」的大致架構與發展。 此外,本計畫更以楊萬里(1127-1206)、陸游(1125-1210)作為個案分析的對象,正式發表兩篇期刊論文以為計畫成果。「詩窮」論題發展至楊萬里,他超越「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的論述,著重闡發「窮」對於詩人主體與身分所產生的意義。楊萬里一方面強調「詩人」注定與饑寒窮困相伴,一方面又彰顯「樂而不憂」、「窮而不悔」的自由精神。透過與政治人物的對比,突顯詩人個體內在超越性的傾向,進而強調真正的詩人是以無悔無懼的精神,傲視權臣貴宦,在窮困潦倒中甘之如飴地創作。 同時,本計畫也探究陸游面對貧窮之際的「處窮」書寫以及對「詩窮」說傳統的表述。透過考察可知,在陸游漫長生命歷程中的貧窮自述與處窮書寫,並非牢騷窮愁的抒發而已,而是從其中建立了獨特的處窮態度與「詩窮」表述。躬耕是陸游面對貧窮困境的必然選擇,在自食其力中確保存在的尊嚴;讀書則激發出抵抗貧窮生活的精神力量與存在依據。同時,與北宋以來強調個人內在道德節義的風氣一脈相承,陸游也強調,貧窮能彰顯個體堅守道義,無愧於心的道德修養。此外,舉凡「詩能窮人」、「窮而後工」之說,都在陸游作品中獲得深具創見的轉化,從畏窮避窮到積極承擔,以窮為助力等。透過綜論性的理論建構與個案研究,可證「詩窮論」實為唐宋時期重要的詩學論題,綜合了作者論、創作論與文學社會的古典詩學。

鍾曉峰 科技部 2017-08-01~2018-07-31 新台幣456,000元
106 銘刻永恆-明清女性劇作中的時間藝術與生命體悟

光陰的流逝與人生的瞬息萬變,是存在於真實生命中的一種形而上的焦 慮,同時也是文學裡經常出現的主題。這樣的人生課題同樣出現在明清女性作 者身上。然而當她們選擇以戲曲劇本作為一種載體來表述自身對於時間議題的 思索時,就不僅止於停留在一種瞬間的抒情感悟,而是藉由一個完整的敘事與 文本時空,架構出她們對於有限人生的具體想像。劇本所反映出的時間意識, 不但是一種就主題上對於時間與人生課題的處理,在形式上所展示出來的「時 間結構」往往也與劇作家所存在與所認知的世界有著巧妙對應。 這份研究計畫將討論明清女性劇作家的戲曲作品裡在「主題」與「結構」 上所建構出的「時間意義」。其中包括她們如何藉由情節的開展與不同主題的 呈現,透露出她們關於時間的流動、世事之無常以及有限生涯與生死課題的思 索。其次將分析這些劇本在文本形式上所呈現的「時間結構意義」,劇作家以 殊異於現實、卻更貼近內在心理時間與生命想望的方式,在劇本結構上所設計 出時空體為何。最後則是從文本內走到婦女劇作家的真實生命,探索她們如何 藉由書寫力抗人生的短暫,以文字落實對於時間與人生課題的思考,並藉書寫 以建立生命的永恆。

高禎臨 科技部 2017-08-01~2018-07-31 新台幣458,000元
106 知,生死,晝夜:陽明及其後學的「晝夜」之隱喻研究

本研究計畫名為「知,生死,晝夜:陽明及其後學的『晝夜』之隱喻研究」,此是申請人近年研究方向的統合,也是這陣子以來有關宋明理學隱喻研究系列的延續。 本研究計畫嘗試觀察王陽明及其後學,對於「晝夜」隱喻的使用現象,並由中分別類型,並歸納其中的思維特性,以及與義理論述結合的過程。在結合「晝夜」隱喻的源流考索,從而衡定該隱喻泛見於陽明學者手中的思想史意義。 本計畫將以「隱喻」作為研究視野,其方向是本著當代隱喻學者,如雷可夫(George Lakoff)、強森(Mark Johnson)「概念譬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等,關於隱喻本質與成形的分析方法。另外,本研究亦將在對相關文獻資料擁有確切的「文獻學」基礎上,藉由「思想史」方法,以檢視由概念隱喻所建構的內部思想體系和其存在的外部歷時流變,以求得完備的討論。 本計畫預計將研究過程與成果,形諸為兩篇研究論文,發表於主題研討會和專業刊物。除敦請專家學者指教外,亦懇請學界留意開拓此議題的重要與意義。

黃繼立 科技部 2017-08-01~2018-07-31 新台幣418,000元
106 「笠詩社」發展的前史與側影

「笠詩社」,自1964年創社以來,至今仍屹立在台灣的詩壇上,為台灣本土詩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陣地,然而,在其成立前後,它是如何一步步匯聚與發展,逐漸成為本土詩學的代表?本專題,即是重新對「笠詩社」創社前後的文學活動及刊物編輯做一考察,檢視戰後台灣本土詩學的發展軌跡,一來更確立台灣「詩的兩個球根說」,二來可彌補台灣詩學發展的空隙。 戰後,由於政治與語言的限制,使得這一發展線索若隱若現,然而,歷史的「見」與「不見」,似乎必須透過更多的史料加以重建,如今透過史料的掌握,似乎可以重建出這一發展系譜,這一系譜,除了銜接戰前、戰後的「銀鈴會」(1943~1949)之外,1963年的《民聲日報》文藝雙週刊的「詩展望」專頁的成立,1964年《笠詩刊》的創刊,以及1965年油印刊物《詩展望》月刊的出刊,可視為本土詩學建立的一條線索,由於,日後「笠詩社」成為這一線索的主幹,因此,這一線索的考察,更是「笠詩社」的前史及側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從「銀鈴會」到《詩展望》月刊,都是以中部地區作為根地,因此,本土詩學的濫觴似乎有地緣上的意義,這可作為我們在建構文學史時,重新有一個觀看的視角及思維,因為,向來我們都以政治權力中心作為建構的核心,大多將焦點放置北部的文壇現象,如此一來,我們將可拓展台灣文學史研究的邊界,注入更多研究的成果。

阮美慧 科技部 2017-08-01~2018-07-31 新台幣405,000元
106 中古烹飪飲食詞彙研究

本計畫「中古烹飪飲食動詞研究」屬於詞彙專類研究。以中古傳世文獻中所有烹飪飲食動詞為研究對象,除了歷時演變之外,亦著眼於南北朝時期的南北詞彙異同。研究將由雙音組合、詞語搭配、詞彙更替及供動語法等面向展開。 從前期計畫研究發現,相較於上古與現代,中古是雙音組合樣式最豐富的時期。以詞與詞的組合可以發現同義近義關係,如「炊」可與「蒸」、「爨」組合「炊蒸」、「蒸炊」、「炊爨」;「炙」有「燔炙」、「燒炙」組合,而兩類間並無可互組的雙音結構,可據此將「炊」、「蒸」、「爨」與「炙」、「燔」、「燒」歸為兩組不同的子語義場。詞語搭配研究如以內部論元而言,「炙」「燒」賓語多為畜肉類;分析作為「煎」「熬」賓語的物品其徵性多有油膏或是水分。飲食類動詞帶固體或是流體的賓語也有各種分別,由詞語搭配研究可以更細緻了解各詞詞義差別。詞語搭配也能體現出南北飲食文化差異,如「食」的賓語南方多為水產類而北方多為畜產類。至於詞彙更替的研究更能呈現南北差異:南方較北方使用許多更替後的新詞新義。供動式語法見於飲食類動詞,有綜合型的「飲大夫酒」與分析型的「與之飲酒」,上古漢語多綜合型而中古分析型逐漸增加。本計畫將全面統計研究飲食動詞的供動式,研究此一類型的變化。 藉由各種不同面向研究方能了解烹飪飲食動詞的全貌,完成此一專類研究可為詞彙史研究的基石。此外,由於烹飪飲食動詞屬於文化詞彙之一,本研究對飲食文化研究亦能有所貢獻。

周玟慧 科技部 2017-08-01~2018-07-31 新台幣589,000元
106 尋找異托邦—民初南社社員與遺民社群、新文化運動關係之釐析

南社(1909-1923)一向被定位為具有革命、進步等特徵的晚清社團,研究者多就其排滿志向與政治傾向投以關注。然而,民國建立後,甫成立兩年的南社已達成推翻滿清的目標,實際的活動其實更多是在民初進行。南社社員遭遇新的政治、社會、文化、文學等多重衝擊,既與不同政治態度的前清遺民/遺老互往頻繁,也參與新文化運動行列。再者,南社長期被認為以上海(含江、浙一帶)為其「天下」,其他地區的社員行跡較少被探究,事實上,北京興起新文化運動之際,吳虞(1872-1949)、黃節(1873-1935)、沈尹默(1883-1971)、吳梅(1884-1939)、黃侃(1886-1935)等南社社員都在相關報刊發表作品,並於執教北京大學時期,進行對新、舊文學的教育與省思。   故此,本計畫預計釐析南社與遺民社群、新文化運動的關係。採時間(民初至新文化運動時期)為經,地域(集中上海、北京二地)為緯方式進行,透過對回歸「文本環境」(context)的「對位式閱讀」(contrapuntal reading)與「文學場域」(literary field)的探討,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異托邦」(heterotopia)概念,觀察民初於上海、北京兩地的南社社員如何尋找安身立命的「異質空間」(heterogeneous space),以拓深南社研究面向。

林香伶 科技部 2017-08-01~2020-07-31 新台幣1,12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