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 | 計畫名稱 | 計畫內容摘要 | 計畫主持教師姓名 | 合作廠商或機構名稱 | 起迄年月 | 計畫經費 |
---|---|---|---|---|---|---|
111 | 傅斯年圖書館藏原東方文化研究所藏書傳播研究 | 本計畫以典藏於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內,原屬東方文化研究所圖書館之藏書為研究對象,探討這批珍稀善本古籍從抗戰後接收、整理、揀選,到運臺典藏於傅圖之傳播過程,深入耙梳參與其事之諸多人事軼聞。 同時,本計畫擬透過史料多方察考傳播脈絡,釐清過往因資訊零碎不全,導致論述歧異之緣由。更重要的是,為此批珍稀古籍建構有助基礎研究之藏書書目,透過計畫成果公開展示,期望引起學界更多關注與討論,由此集眾人之力共同探索此批文獻之學術價值。 |
謝文華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510,000元 |
111 | 典範重構:明清思想史脈絡中的方以智天學思想(2/2) | 本計畫以方以智的天學思想為題,旨在釐清方以智的天文學、曆算學、星占學與《易經》哲學相互交涉所構成的思想體系,並將其置於明清思想史的發展潮流中,一探其特性與定位。方以智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古代天學的典範,另一方面受到兩種西洋天文學典範的刺激,在多重典範的共同影響下,形塑出獨特的個人哲學體系。本計畫首先關注方以智如何折衷第谷與哥白尼體系的天文學,並回應中世紀天文學的概念如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說和托勒密的天球體系。其次則希望探討黃道周以曆解《易》的治學方法,如何融入方以智的天學和《易》學思想。最後,圍繞著方以智而成立的學術社群,發展出重視自然知識考據的學術傾向,本計畫希望探討這種傾向如何形塑清代學術的發展,從宏觀的角度重新審視傳統天學的典範如何重構,進而改變明清思想史的面貌。 |
李忠達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524,000元 |
111 | 「消失」作為方法:九七回歸後的「我城」書寫-以韓麗珠的寫作為個案 | 本計畫關注韓麗珠九七後「我城」書寫的三個階段:九七回歸後、雨傘運動時期、以及反送中運動時期,將透過這三階段的文本爬梳,有效地回應香港在九七回歸後的三個時期各自所對應的政治現實,並拉出一條借力使力、將「消失」、「匱缺」從一種香港的集體精神結構之病灶的位置,轉化為一種自我認同的方法。本計畫認為,「消失作為一種方法」,將能回應香港長期以來矛盾且具否定性邏輯的一種自我認同路徑,也能以此和香港本土運動產生對話、辯證的可能,為香港反送中運動後的虛無與認同焦慮提供一種方法路徑。 |
劉淑貞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690,000元 |
111 |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的詩歌批評與高密三李的詩學實踐 | 本計畫探討李懷民《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的詩學批評理論,進而在清代詩學語境中考察高密詩派三李的詩學實踐。李懷民在《重訂》提出「學詩當自五律始」,並以中晚唐詩人五律為典範,表現出詩歌體製的自覺意識。評語中可見自具系統的詩歌本質觀、詩史觀以及五律典範建構,李懷民的創作與批評,隨著其弟李憲暠、李憲喬的加入、傳播,形成一個理論主張明確,詩學主張鮮明的高密詩派。高密詩派的出現,與清代前中期各家爭鳴的唐詩學環境有關。因此,探究李氏兄弟的批評理論與詩學實踐,不僅可以更深入認識選本批評中的唐詩學,同時也能具體掌握唐詩學在清代文學的發展。 |
鍾曉峰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368,000元 |
111 | 政治、士族與文學場域中的王羲之及其家族研究 | 在東晉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中,王羲之及其家族均有相當重要與特殊的位置。除了王氏父子在書法藝術的成就外,膾炙人口的「蘭亭集會」更是東晉文學的一大盛事,一般認為是如此的文藝實力奠定了王氏家族在東晉的重要地位。然而以東晉一朝特殊的時代性,以及門閥政治的背景下,單由文藝角度探尋其成就之因是不夠的。王羲之對東晉政局的涉入,以及琅邪王氏的士族家風,也都對其人格心理與處世態度有明顯的影響,並與文學藝術表現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本計畫擬由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場域(field)理論」出發,在東晉各種權力場域中,選擇與王羲之密切相關的政治、士族、文藝三大場域,分析王羲之在這些場域交疊雜揉下,如何於其中競爭並取得聲望與地位,進而鞏固家族勢力,延續家族命脈。在本計畫執行下,除能重新釐清並客觀還原王羲之的歷史與文化面貌外,並可依此個案研究,推衍至東晉各世家大族之相關探討,進而從跨領域的多元面向,對東晉「士族文化」現象做出更為廣泛且具深度的論述。 |
陳慶元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511,000元 |
111 | 儒家性格的「發生」:徐復觀論孔、孟手稿及批注本之研究(3/3) | 本計畫將藉助「文本發生學」和思想史方法,以東海大學圖書館收藏的徐復觀手稿與《四書集註》批注本之論孔子、孟子作為研究主題。申請人嘗試通過第一手的材料,探究作為當代新儒家代表的徐復觀,如何理解古典儒家的代表孔子、孟子,以至於儒家的思想性格。本計畫的執行,就思想史研究而言,可以釐清徐復觀某些觀點,如「憂患意識」、「形而中學」等說法的文本起源。就思想與書寫的互動而言,徐復觀的案例說明了,越是高明的思想家,與書寫的關係就越密切。手稿和批注本,確實有資格作為思想史研究的對象。希望本計畫的執行,能喚起學界對這類議題的重視。 |
黃繼立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526,000元 |
111 | 「深度討論教學法」於「中國文學史」課堂之運用研究 | 本計畫以「讓文學史發聲?發生!」為副標題,擬欲探討「深度討論教學法」於「中國文學史」課程之應用,透過行動研究法的反覆循環過程,逐步針對教學現場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正,認為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深度討論教學法」(Quality Talk),適可以突破傳統由老師單方面講授、學生保持沉默的教學模式,讓修課學生也有討論、「發聲」的機會,改善學生過於被動依賴的學習態度;更重要的是,藉由循序漸進式的「深度討論教學法」課程設計,增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辨以及歸納統整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口語及書寫之申論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建立文學史知識體系,從而讓文學史在學生的心目中重新「發生」;也讓擔任授課教師的筆者,從學生們的「發聲」中,讓學生的「中國文學史」知識體系,在筆者的心目中再次「發生」,於此教學相長。本計畫無論從「中國文學史」的教學方法、或者「深度討論教學法」的應用層面兩方面來看,都具有創新性。另外,本計畫透過具體的授課方式、活動設計、作業繳交,搭配分析型評量尺規(Rubrics)、前後測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評量機制,並從中觀察「深度討論教學法」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之改變。 |
李佳蓮 |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286,000元 |
111 | 劇目鉤沉與文本衍異─新發現之清戲曲劇本集《輕清雅韻》研究 | 本計畫題目為「劇目鉤沉與文本衍異─新發現之清戲曲劇本集《輕清雅韻》研究」,《輕清雅韻》收錄於2010年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之《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142冊,內容有《犯相》、《衫襟會》、《爭壽》、《螭虎傳》、《搬兵》、《報恩緣》、《玉蜻蜓》、《祭蘆江》共計八劇。本計畫以此書為研究對象,從劇目鉤沉與文本衍異兩方面進行思考,透過檢索戲曲目錄著錄、實際研讀文本、比對不同版本等研究方式,啟發問題意識;經初步研究後認為,《輕清雅韻》不僅鉤沉久佚劇目,讓湮沒劇作重現光明;在梳理文本衍異過程中,也發現《輕清雅韻》涵攝戲曲發展史諸多面向,具備清乾隆以後戲曲選本的轉變之跡,即從文人審美品味移轉到民間戲曲班社的通俗趣味,因此在戲曲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計畫原創性在於《輕清雅韻》於近年出版才問世,尚未引起學界注意,所收諸劇多具研究價值,可為學界補充新說。本計畫預計完成之工作項目有以下六項︰完成檢索戲曲目錄、考證劇本出處來源、比對版本梳理文本衍異、補充學界相關研究、探究其與地方戲的關係,最終思考《輕清雅韻》在戲曲文獻方面的價值,以及戲曲發展史上的意義。本計畫預計亦將引起學界對於《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的重視,提供學術研究方面之貢獻。 |
李佳蓮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508,000元 |
111 | 跨語詩人對台灣早期「詩現代化」的論述與實踐:以吳瀛濤為考察對象 | 本計畫,以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詩運動之初,大陸來台及跨語世代詩人會合之際,檢視在推動詩的現代化過程,雙方是如何習合、援引、會通等過程,共同促使戰後台灣現代詩的奠定。 由於,以往台灣戰後現化詩運動,「跨語詩人」的參與向來較少被關注到。因此,本計畫以吳瀛濤的詩論及詩作為主,在先前的研究成果上,進一步梳理其所具有的「創新性」、「現代感」,在一九五〇年代詩壇上的意義。此一研究,對了解台灣戰後「現代詩」起步的發展樣貌,應可增補過去以來的研究意見,並使一九五〇年代的現代詩史探究更加完備。 |
阮美慧 | 國科會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456,000元 |
111 | 先修課程對過程導向引導式教學(POGIL)成效探討──以訓詁學為例 | 在課堂教學由教師為主的傳統講授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主的討論報告,雖然解決了學生參與度低的問題,卻衍生出新的難題。由於缺乏小組討論與上台報告的經驗,獨立思考能力也不足,加上本科專業科目的難度,使得學生對上課由焦慮而產生反感,反而要求回到原本傳統的教授教學方式。 有鑑於過程導向引導式探究學習教學法(POGIL)已經在不同的學科中取得良好成效,對於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溝通表達力與專業理解力都有提昇。我們將在本期計畫中採用此一教學法。然而也有報告顯示,要達成上述效果還需要有不同的改進與修正。依據個人以往教學經驗,我們認為在專業課程之前若先開設先修課程教授學生思辨能力、熟悉小組討論方法、練習上台報告,將有助於在專業課程中施行過程導向引導教學法,能夠提昇學生的專業技能,並更增益其獨立思考及溝通表達能力。本計畫將研究此一預期是否成立。以紙筆測驗、評量尺規、學生訪談及問卷方式比較調查上過先修課的實驗組與未上先修課的對照組,在實行POGIL訓詁學課程上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之差異。 |
周玟慧 |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 2022-08-01~ 2023-07-31 | 新台幣224,992元 |